3月23日,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联合会、移动支付网联合举办的2023数字人民币产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副处长李菁、银联商务支付科技研究院院长眭涛、中银金科数字政企场景部副总经理王宇超、成方云数科副总裁刘孝迎围绕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变革、对公应用以及智能合约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圆桌论坛由渝城数科执行董事李禹含主持。
数字人民币未来会给支付领域带来多大的变革?对于这个宏观的问题,眭涛表示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变革有多大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属性打破了传统电子支付的四方模式,只剩下消费者和商家,如何重新协调收单机构、受理服务机构、商户以及银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的挑战。同时,商户合规管理责任、反洗钱责任、数据安全责任会随着数字人民币生态建立应运而生,这部分变革是值得行业提前谋划的。
李菁则认为,数字人民币会带来支付格局的变革,主要受几个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各个参与方角色,包括在监管方面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产品服务和设计,也就是参与者和市场主体愿不愿意使用数字人民币。因此,她认为数字人民币一定会带来变革,但是能带来多大的变革仍充满不确定性,也和后续推动的力量和发展直接相关。
在数字人民币接入上,特别是对公业务上,推行起来不管是业务层面,技术层面,或者应用层面都相对复杂,目前遇到了哪些难点?对公应用上有哪些痛点?
对此,李菁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随着场景不断深化,各个领域的行业规则是非常多,而数字人民币需要面对的是各行各业的领域,方方面面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促进相关能力的提升。
第二个方面,在对公端场景中,服务信心建立的过程是很长的,B端从财务规划、营销投入、资源分布以及应用如何落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对公业务不同于C端零售业务那样容易操作。
第三个方面,对公业务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持续投入并且做深做实,这样的场景建设才有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对监管、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和问题,因此应用的落地和持续拓展需要更多的投入。
对于对公业务上难点痛点问题,王宇超则认为一方面在于数字人民币的M0属性导致其不会产生利息,会让一些企业没有使用的动力,需要结合金融场景做一些创新,打通银行账户和数字人民币账户。另一方面,不同的对公场景需要不同的建设方案,甚至需要对智能合约技术不断丰富,比如预付卡场景可以利用智能合约解决问题,建筑型企业的分包商资金则需要考虑如何穿透式给到工人。
那么智能合约对于数字人民币还有哪些拓展空间?对此,刘孝迎认为应更多侧重于场景应用,包括车联网、移动支付等,而未来需要在更多新场景和领域进行探索,让数字人民币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李菁则表示,智能合约本身是一种技术,不能无限放大技术的优越性,而忽略了技术背后几方关系合同式的构建。客户痛点的寻找对于合约的构建至关重要。
对于智能合约技术是否会成为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问题,王宇超、眭涛则都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一方面智能合约的应用有着广泛的想象空间,能够非常好地解决交易信任问题,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业务本身是否适合使用智能合约,毕竟智能合约不是数字人民币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