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吗?

2020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应用场景主要覆盖零售、餐饮服务、交通出行、工资发放等多个领域。数字人民币落地后毫无疑问将对现有行业造成严重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由于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目前的定位是不付息、仅替代M0,而第三方支付工具早已取代了大部分现金支付,这一现象更是加剧了法定数字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吗?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以下简称网银)是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之一,主要支持网上跨行零售支付业务的处理,业务指令逐笔发送、实时转发,向客户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实时支付服务。网银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跨行支付、跨行账户查询等多个场景,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多项跨行业务,并实时了解业务处理结果。

  在网银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参与者网银超时现象也时有发生。网银超时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在线支付体验,消费者的实时转账和线上支付业务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等待,甚至发生交易失败、支付业务被撤销等状况。

  当网银业务的付款清算行、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或收款清算行某一节点出现突发故障时,会导致网银超时现象大量并发,使不同范围的用户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恢复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当出现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网银超时现象时,还可能引起舆情和互联网存款业务挤兑风险。

  1、网银业务超时原因分析

  针对网银业务超时问题,我们实地走访辖内各家参与者,通过交流座谈、分析日志等方式,详细调研了各时段网银业务超时的主要原因,现将网银业务超时原因做如下归纳。

  (1)网银业务超时原因详细分析

  1.在02:30-03:00期间出现了第一个超时峰值,超时率达到0.18%,此时间段超时15笔,其中参与者二超时14笔,占比93.33%。经查,超时原因为该参与者在此时间段逐台重启签名服务器,造成部分业务超时。

  2.在06:00-06:30和06:30-07:00期间超时率达到0.18%和0.12%,此时间段超时分别为183笔和91笔,其中参与者二分别超时182笔和90笔,占比99.45%和98.90%。经查,超时原因为3月28日清算窗口期间该参与者应用升级和重启服务未能在维护窗口内完成,导致06:00-07:00期间部分网银业务超时,07:00后网银业务恢复正常。

  3.在09:30-10:00期间到达本次统计超时的最高点,超时率达到0.24%,此时间段超时865笔,其中,参与者一超时491笔,占比56.76%;参与者二超时374笔,占比43.24%。经查,超时原因分别为参与者一行内网银系统应用进程僵死和参与者二网银主机异常导致。

  4.在16:30-17:00这一时段超时率为0.15%,共超时394笔,尤其在2月11日16:30-17:00期间,吉林省三家参与者网银业务超时率分别高达17.05%(参与者一)、14.44%(参与者二)和15.86%(参与者三)。经查,造成本次超时的原因为他行网银系统异常导致辖内机构的超时率升高。

  5.21:00-21:30超时率达到0.06%,此时间段超时83笔,其中参与者一超时82笔,占比98.80%。

  分析原因为参与者一此时段行内处理批量业务,造成网银超时率较高。

  (2)网银业务超时原因综合分析

  经过调查统计,我们将网银业务超时原因归纳为如下几类。

  1.人为操作。例如参与者在业务运行期间进行系统升级,重启服务器等操作,导致网银业务超时。

  2.商业银行行内系统性能优化不足。例如商业银行行内核心系统账户信息查询接口超时、网银数据库处理等待现象、记账响应时间较长等导致网银业务超时。

  3.突发故障。例如网络中断、进程僵死、中间件异常等问题导致网银系统或支付系统整体业务中断。

  4.其他原因。主要是偶发问题导致的网银业务超时。例如网络抖动引发个别交易网银超时,或来账报文到达接收行时,时间已经超过18秒,没有足够时间处理报文,导致出现网银超时。

  各类原因引起网银业务超时的占比如图1所示:

  2、网银业务超时解决办法初探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当前网银系统的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能够满足网银业务处理的时效性要求,引起网银业务超时主要原因是突发故障和人为操作。各参与者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运维管理,规范运维流程,把网银超时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避免人为操作引起的网银业务超时

  参与机构应该尽量将应用升级、系统重启等影响网银业务正常运行的操作安排在维护窗口内进行,并应充分评估维护时长和可能的影响,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和应急预案,减少非紧急的维护对网银业务的影响,避免出现在清算窗口关闭时还未完成升级变更等情况。

  (2)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源优化和架构完善

  1.参与机构应持续开展行内网银系统的资源优化,包括提升核心数据库性能、清理数据库历史数据、优化核心账户查询接口、调整行内网银来账业务处理流程、取消二次账户状态查询等,减轻核。

  2.参与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行内网银系统架构,进一步优化应用平台和行内网银前置的高可用方案。例如将应用日志的写入方式由同步改为异步,当日志进程异常时不影响主进程正常处理交易,同时设计日志进程自启动机制及健康检查机制,实现发现进程僵死后系统自动恢复。

  (3)强化日常网银系统监控

  1.参与机构应持续监测网银业务运行情况,加强网银系统巡检频次,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增加数据库处理等待告警信息、消息队列排队告警信息和网络告警功能等,对于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缩短故障历时。

  2.参与机构应加强对关联系统如核心系统、卡系统、企业服务总线的交易监控,尤其是监控批处理期间核心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限制批量业务处理的资源占用率,保障在进行批量业务处理的同时,系统有足够的资源进行实时业务处理。

  (4)细化网银业务超时的追溯过程

  每一笔网银业务的全周期业务处理涉及发送方、人行网银平台和接收方等多个环节,影响网银业务处理时效性的因素也很复杂。若要准确定位网银业务超时问题的时间段和故障点,应该在每个环节建立超时预警机制,统计业务处理的准确耗时,细化超时告警阈值,以便于跟踪、追溯超时问题。


 
52    2023-12-06 15: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