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审计情况

本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金融的快速发展,网上商品和服务交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交易双方的资金和商品及服务的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也快速崛起,其平台上虚拟账户及虚拟账户资金的使用量也不断扩大。本文从审计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的概念及存在的相关风险,并对第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审计情况

一直以来,降低支付系统运行风险与降低银行机构流动性成本被视为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一方面,降低支付系统运行风险要求银行机构尽量增加清算资金储备;另一方面,降低流动性成本要求银行机构尽量减少资金沉淀。英国大额支付系统(CHAPS)利用流动性节约机制(LSM)率先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在降低支付系统运行风险的同时降低了约20%的银行流动性需求,有效减少了银行机构储备资金规模,对我国支付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英国CHAPS运行风险与银行流动性成本双降分析。
  
  降低系统运行风险要求银行机构增加储备资金。
  
  CHAPS对于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目前,CHAPS有20个直接参与者,日均交易量达2800亿英镑,采用实时全额支付系统(Real Time GrossSettlement,RTGS)模式对参与者的一支付指令进行实时结算。每个参与的银行机构要在CHAPS中建立一个账户。
  
  该账户有两种资金来源:一是“收款资金”,即其他银行每日划来的资金,二是其自有“储备资金”.交易日内,若银行机构收到的资金少于其应支付的资金,则需使用“储备资金”或者向其他担保基金进行日间拆借来完成结算。这种为了完成结算而产生的资金需求叫做“日间流动性需求”.引入LSM前,所有CHAPS清算银行每日的流动性需求约合212亿英镑。
  
  降低系统运行风险要求金融机构储备资金充足。当银行需要支付的资金大于其收到的资金,则使用储备资金清算。
  
  若储备资金不足,将导致银行日间流动性不足,清算失败,可能引发整个支付系统运行危机。因此,英国金融监管机构(PRA)对于银行机构用于清偿流动性需求的自有资金账户进行实时监管,并要求其保证自有资金账户余额储备充足。CHAPS随之强制要求银行机构账户内保持巨额的储备资金,预防银行发生日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降低流动性成本要求银行机构减少储备资金。
  
  金融监管政策提高银行机构资金储备规模。金融危机发生前,银行机构持有流动性资产的主要目标是在面对市场压力时,通过流动性资产来平衡其资产负债表。支持银行机构在支付系统中的支付行为只是其辅助目标。当一笔流动性资产分别需要完成上述两种目标时,则该笔资金将首先用于支持银行机构的现金流,其次才是满足支付系统结算需求。一旦该笔资金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项目标,将给支付系统带来无法完成资金清算的风险。为防范此类风险,PRA要求银行机构必须提高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的规模,保证其流动性资产储备能够同时满足资产负债表弹性以及支付系统资金结算两项需求。在这一背景下,CHAPS也要求银行机构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规模必须要大于其在支付系统中的支付业务发生额。该政策保证银行机构即使在经济危机等非常时期也能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储备用于其在CHAPS中的日间支付需求。但这也使得银行机构用于满足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的资金储备成本大大提高。
  
  银行机构为降低流动性成本减少支付。实践中,银行机构为了节约资金储备成本,开始采取一些消极行为来应对管制。例如,银行机构为了避免使用储备资金进行结算,往往降低其支付指令发出频率,收到一笔资金,才发出一笔支付指令,即“收付反射”.虽然“收付反射”降低了银行机构的流行性成本,但是若所有银行机构都选择等待收到转入资金后才发出支付指令,一旦有一家银行机构因系统原因无法进行支付操作,将导致资金链上后续的银行机构都推迟其支付操作。“收付反射”既增加了CHAPS的操作风险,又降低了资金流动效率。
  
  二、LSM机制如何缓解运行风险与流动性双降矛盾。
  
  为了缓解“运行风险与流动性双降”矛盾,预防银行机构的“收付反射”行为,英格兰银行、CHAPS运营公司及其参与者同意建立LSM机制,来降低CHAPS的日间流动性需求。LSM机制自动匹配可以相互抵消的CHAPS日间支付需求,并同时将其提交结算,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降低CHAPS对于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从降低流动性成本角度激励参与者主动提交支付指令,减少因延迟支付造成的CHAPS的操作性与流动性风险,最终降低支付系统运行风险。
  
  LSM机制降低支付系统运行风险。
  
  LSM机制自动匹配日间支付指令并同时抵消清算,减少支付系统对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银行机构被允许在日间预先发出支付指令,但并不立即被CHAPS清算。这些已发出但未被立即清算的支付指令被称作“排队业务”.一旦支付指令进入CHAPS开始排队,银行机构就可以通过“调控中心”的程序来控制支付指令何时被清算。在“调控中心”排队的支付业务等待时间越长,越有可能遇到来自其他银行可以相互抵消的支付业务,也就越有可能降低CHAPS系统对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
  
  LSM机制通过识别并抵消排队业务,将不同银行间的大量支付指令同时进行清算,银行机构不必动用自有储备资金进行清算,或者是选择“收付反射”策略。甚至银行机构可以在收到来自其他银行的付款前,率先发出支付指令。这大大降低了CHAPS对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和运行风险。
  
  图1展示了方法3通过LSM机制可以抵消同时发生的清算支付指令,相比使用LSM机制前的方法1与使用“收付反射”策略的方法2具有降低CHAPS日间流动性需求的作用。
  
  LSM机制降低银行机构资金储备。
  
  据统计,CHAPS约85%的业务属于紧急业务,需实时清算,其余15%为非紧急业务,不需立即进行清算。在LSM机制下,银行机构可以按照意愿实时清算其需要的大额交易,非紧急业务将进入一个持续约20秒的匹配周期等待清算。
  
  在匹配周期初期,LSM机制自动寻找可以相互抵消的支付业务,在匹配周期结束阶段,CHAPS将匹配合格的支付业务同时进行清算,匹配不成功的非紧急业务,将会被保留至后续的匹配周期中继续等待清算,而银行机构只需支付同一匹配周期内的流动性结算净差。
  
  三、LSM机制的应用效果分析。
  
  银行机构不再使用“收付反射”策略,提交支付指令的时间提前。根据LSM的匹配周期机制设计,银行机构提交支付指令的时间越早,那么CHAPS就越有可能为其寻找到可以进行抵消操作的支付指令。如此,银行机构的最优策略不再是“收付反射”,而是尽早提交支付指令。对比引入LSM机制前后的CHAPS业务处理数据可以发现,引入LSM机制前,大约只有8%的支付业务在上午8点被提交至CHAPS,在引入LSM机制后,每天有24%的业务在上午8点被提交至CHAPS.
  
  CHAPS对于银行机构的日间流动性需求减少。LSM机制通过抵消可以相互清偿的支付指令,大大降低了CHAPS对于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对比引入LSM机制前后的CHAPS系统业务处理数据可以发现,在引入LSM机制前,所有清算银行的日均流动性需求总和约为212亿英镑。引入LSM机制后,所有清算银行的日均流动性需求总和大约在160亿~200亿英镑。这意味着LSM机制每日大约为清算银行共计节省流动性需求40亿英镑,占比总需求约20%,即银行机构每日资金总储备规模下降40亿英镑,资金成本大幅度降低。
  
  四、有关我国支付系统建设的启示。
  
  加强支付体系监管,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原则》实施。金融危机后,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在2012年4月发布支付清算体系监管标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对银行资本质量监管更加严格,二是对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更高。我国于2009年正式成为CPSS成员,应把系统运行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升至更重要的高度,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在中国实施。
  
  借鉴LSM机制平衡支付系统风险与流动性成本双降矛盾。我国目前也面临如何解决运行风险与银行流动性成本双降的问题。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后引入了资金池功能与“大额清算排队业务撮合”功能,旨在降低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LSM机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大额清算排队业务撮合”功能的启用时间在大额支付系统业务截止后、清算窗口开始前,日间不启用该功能,导致排队业务撮合功能释放流动性规模受限;二是资金池功能要求分支机构清算账户资金不足时,从法人机构清算账户调拨资金完成结算,此时法人机构清算账户余额要大于清算账户余额下限值,这意味着法人机构要经常在清算账户中保持充足的资金储备,不利于降低银行机构资金使用成本。英国CHAPS的LSM机制,为完善我国的支付系统制度建设,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解决运行风险与银行流动性成本双降的矛盾,建立支付系统日间业务撮合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98    2024-03-14 15:41:38